2025年已開局,歐盟對中國鈦白粉征收反傾銷稅迫在眉睫之際,印度又往中國化工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。反傾銷稅的悲劇正在蔓延。
近日,印度商工部作出反傾銷肯定性終裁,建議自2024年6月13日起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大陸、中國臺灣地區的聚氯乙烯糊樹脂(Poly Vinyl Chloride Paste Resin)征收最高707美元/噸(合人民幣5175元/噸)的反傾銷稅,為期五年。同樣被征收反傾銷稅的國家還有韓國、馬來西亞、挪威、泰國,但對中國大陸征收的反傾銷稅最高,為248-707美元/噸,合人民幣1815-5175元/噸。
征稅詳情如下:
中國大陸為248-707美元/噸(1815-5175元/噸)
中國臺灣地區為247-373美元/噸(1808-2730元/噸)
韓國為0-89美元/噸(651元/噸)
馬來西亞為516美元/噸(3777元/噸)
泰國為343-421美元/噸(2510-3081元/噸)
挪威為495美元/噸(3623元/噸)

印度對中國的聚氯乙烯糊樹脂征收的反傾銷稅的金額,與歐盟對華鈦白粉征收的反傾銷稅額度相當。雖然中國抗辯成功,歐盟做出一些讓步,但歐盟對華鈦白粉的反傾銷稅仍為每公斤0.25-0.74歐元,相當于每噸征收反傾銷稅1886-5580元。目前,中國的氯化法鈦白粉的市場價是16200-17500元/噸,如果每噸再增加1886-5580元的反傾銷稅,那么中國的鈦白粉很快將失去在歐盟的市場競爭力。同樣道理,中國的聚氯乙烯糊樹脂售價為16000-16500元/噸。如果每噸征收最高5175元的反傾銷稅,那么中國的聚氯乙烯糊樹脂將失去在印度市場的競爭力。歐盟和印度是中國兩大出口市場,這會對2025年的外貿出口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。中國鈦白粉的總產量達到416萬噸,占全球的55%。國內市場根本消化不了如此龐大的產能,必須出口。聚氯乙烯糊樹脂的情況與鈦白粉差不多。?2023年我國鈦白粉出口到154個國家和地區,出口量達164.18萬噸?,其中歐盟和印度是最主要的出口貿易國,分別占比16%、15%。?去年底,歐盟公告對華鈦白粉征收反傾銷稅時,印度就緊隨其后,對華鈦白粉進行反傾銷稅調查。現在歐盟等國對中國的鈦白粉關上大門之后,印度又對中國的聚氯乙烯糊樹脂關上了大門。如今,鈦白粉的悲劇,已經在聚氯乙烯糊樹脂上重演,針對中國的反傾銷稅、高關稅等貿易摩擦,已經出現擴大化的苗頭。就目前的情況看,國內產能過剩,市場低迷短仍在持續,國內經濟仍在緩慢復蘇,歐盟的反傾銷稅從2025年1月11日開始征收,為期5年,額度為1886-5580元/噸。此次印度又在聚氯乙烯糊樹脂領域對中國產品征收反傾銷稅,為期5年,額度為1815-5175元/噸。再加上印度、巴西、沙特、歐亞經濟聯盟在鈦白粉領域,對中國產品的圍追堵截。中國化工行業將迎來至少5年的行業寒冬。尤甚是鈦白粉和聚氯乙烯糊樹脂領域。因此千方百計刺激內需,打通國內大循環,已成為未來幾年的重中之重。產能過剩短時間內無法化解,海外市場依然很重要,但海外的坑實在太多,企業要謹慎選擇國家和項目。
來源:中外涂料網